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全诗赏析
赏析
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。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,如“他席他乡”、“那从”等,显得浅近亲切。手法上第三句“人情已厌南中苦”直抒胸中之苦,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,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“鸿雁那从北地来”,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,运用了“无理而妙”的写作手法,虽然看似“无理之问”,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。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:“‘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’,读之,初似常语,久而自知其妙。”这两句的确很妙。因为错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,九日登高,遥望故乡,客中送客,愁思倍加,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,不禁脱口而问:“我想北归不得,你为何还要南来。”形成强烈对比,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。问得虽然无理,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,给人以强烈的感染。
相关名句
- 天上若无修月户,桂枝撑损向西轮。全诗赏析
- 已凉天气未寒时全诗赏析
- 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全诗赏析
- 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全诗赏析
- 我来不得意,虚过重阳时。全诗赏析
- 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全诗赏析
-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全诗赏析
- 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全诗赏析
- 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?全诗赏析
- 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全诗赏析
- 衰柳寒蝉一片愁,谁肯教白衣送酒?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