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。全诗赏析
淳熙己亥,自湖北漕移湖南,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,为赋
更能消、几番风雨。匆匆春又归去。惜春长恨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春且住。见说道、天涯芳草迷归路。怨春不语。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
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蛾眉曾有人妒。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。君莫舞。君不见、玉环飞燕皆尘土。闲愁最苦。休去倚危楼,斜阳正在,烟柳断肠处。

翻译
更能消、几番风雨。匆匆春又归去。 晚春时节,百花凋零,风雨常至,难免令人伤春。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。他牵挂着那美丽的春花,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?他心绪不宁,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,却又无可奈何。惜春长恨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 花是春天的象征。花开得早,自然落得早,春就去得早。词人...查看全文...
同官王正之:据楼钥《攻媿集》卷九十九《王正之墓志铭》,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转运判官,故称“同官”。消 :经受落红:落花算只有殷勤: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,留住春色。长门:汉代宫殿名,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,司马相如《长门赋序》:“孝武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。别在长门宫,...查看全文...

赏析
本篇作于淳熙六年(1179)春。时辛弃疾四十岁,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。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,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。然而,事与愿违。不仅如此,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,不得重用,接连四年,改官六次。这次,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。这一调转,并非奔...查看全文...
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,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(公元1179年)暮春写的词。辛弃疾自1162年渡淮水来归南宋,十七年中,他的抗击金军、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,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。南宋朝廷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,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,使他在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的任所转...查看全文...
淳熙六年(1179),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,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。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,他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首词。...查看全文...
此词作于淳熙六年(1179)。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。词里面的玉环、飞燕,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。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,转徙频繁,均未能久于其任。他曾在《论盗贼札子》里说:“生平刚拙自信,年来不为众人所容,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。”这与“蛾...查看全文...

作者介绍
相关名句
- 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全诗赏析
- 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全诗赏析
- 千古英雄同一叹,伤怀岂止为蛾眉!全诗赏析
- 千家闭户无砧杵,七夕何人望斗牛。全诗赏析
- 千娇面、盈盈伫立,无言有泪,断肠争忍回顾。全诗赏析
- 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。全诗赏析
- 千雷万霆,激绕其身,霰雪雨雹,一时皆下。全诗赏析
- 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全诗赏析
- 千里稻花应秀色,五更桐叶最佳音。全诗赏析
- 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全诗赏析
- 千里江山寒色远,芦花深处泊孤舟,笛在月明楼。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