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全诗赏析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
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
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
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
听说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!

翻译
(1)菩提偈:“菩提”,梵文的音译,意译为“觉”或“智”,旧译也作“道”。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,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。偈,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。菩提偈,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。 (2)树:这里指菩提树,意译为“觉树”或“道树”。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,觉悟成道,...查看全文...

赏析
第一首偈,见于敦煌写本《坛经》。关于这首诗的来历,《坛经》第四节至第八节,有明白的记载:五祖弘忍“一日唤门人尽来”,要大家“各作一偈”。并说“若悟大意者”,即“付汝衣法,禀为六代”。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弘忍知道后...查看全文...

作者介绍
相关名句
- 凭觞静忆去年秋,桐落故溪头。全诗赏析
- 凭仗丹青重省识,盈盈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全诗赏析
- 屏却相思,近来知道都无益。全诗赏析
- 屏山遮断相思路,子规啼到无声处。全诗赏析
- 坡谓西湖,正如西子,浓抹淡妆临镜台。全诗赏析
-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全诗赏析
- 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全诗赏析
- 蒲生我池中,其叶何离离。全诗赏析
- 普天皆灭焰,匝地尽藏烟。全诗赏析
- 瀑布风前千尺影,疑泻银河一派。全诗赏析
- 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全诗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