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里山河犹往日,变迁朝市已多年。全诗赏析

出自:明代诗人马中锡的《晚渡咸阳》

原文如下:

  野色苍茫接渭川,白鸥飞尽水连天。

  僧归红叶林间寺,人唤斜阳渡口船。

  表里山河犹往日,变迁朝市已多年。

  渔翁看破兴亡事,独坐秋风钓石边。

赏析

  马中锡(1446~1512),字天禄,号东田,祖籍大都,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(今属河北)县;明代官员,文学家;成化十一年进士,官至右都御史;以兵事为朝廷论罪,下狱死;能诗文,生平有文名,著有《东田集》;其诗善写景,尤长于借景抒怀、感叹兴亡。《晚渡咸阳》就是这样一首借景抒怀、感叹兴亡的诗。

  诗题中的“晚渡”,即傍晚时分的渡口。由此可知,此诗应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渡口的所见所思。首联描写的是诗人在渡口所见自然之景,咸阳郊外苍茫的秋色与浩渺的渭水在暮色中连成一片,白鸥早已“飞尽”了,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,“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这一切引发诗人无尽的愁绪。颔联描写渡口附近人的活动:僧人在傍晚时分回到红叶掩映的寺庙,劳作一天的人们也赶往渡口准备乘船回家。以上两联绘声绘色地表现“晚渡”景色,以白鸥、红叶点缀野色苍茫的斜阳渡口,以“僧归”“人唤”来表现生活场景,为下面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。

  后两联由景物描写转议论和抒情。渭水北岸的咸阳城,地处“八百里秦川”的腹地,位于关中平原中部,有山河作为屏障,地势非常险要。如今,咸阳城的险要依旧,但作为秦、汉、北朝、隋、唐等朝代的都城,而今已成为历史陈迹。这两句所要表达的思想,尽在尾联“渔翁看破”的“兴亡事”三字之中。历朝统治者想凭恃险要的山川形势来求得长治久安,但常常事与愿违。国家兴亡,原当取决于人事!这里所揭示的思想与刘禹锡《金陵怀古》中的“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只不过刘禹锡表达得更为直接罢了。

  另外,三、四两联中还塑造了一个渔翁的形象。在秋风之中,渔翁独坐江边钓石之上,与世无争,其乐无穷,是一位志向高洁、风怀潇洒的隐者。但这位渔翁并不是一个忘情于世事的人,他通晓古今,博学多识,古今的成败荣辱、盛衰兴亡都被他看破看透了。我们甚至可以认为,此翁正是诗人的化身。

相关名句

相关名句

相关诗文